今年春節,全家去了一趟花蓮探親,順便來個台9線縱走...
就醬子從宜蘭→花蓮→台東→高雄→台南→台中。
一路走馬看花、吃吃喝喝、有隨興路線(林田山、米棧...)
有氣質路線(卑南文化公園、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)
沒吃到卑南豬血湯,卻意外的吃到讓人眼睛一亮的水餃
好吃到讓我都忘了沒圖沒真相這件事兒了....
(連挑嘴的老爸都說讚...)

出發前知道老爸自從看見TV節目中介紹的『花蓮-米棧』單元後,
就一直對它很感興趣,也念著這次有機會的話要去瞧一瞧。

初二那天下午,在標記小館吃完午餐後,就決定前往尋找『米棧』。
我說,它真的不太好找ㄋㄟ,而且被地圖騙了,讓我繞著193縣道的山路,繞到都快暈車了,
後來發現其實走台9縣到鳳林那邊也可以接米棧大橋過去......

 

米棧古道
日據時代至民國50幾年的時候,沒有台11線公路、與花蓮大橋,水璉地區的居民們,
必須仰賴米棧古道翻山越嶺、將農產品挑至米棧屯積,居民再將貨物集中後,用渡船、
牛車載運過花蓮溪到壽豐與花蓮來販售,其中最大宗的貨物是稻米,因此有了「米棧」這個名稱。
台灣樟腦油生產量曾是世界總量的二分之一,日本人用其製造藥品、米達尺、三角規等賺取外匯是
其富國重要資源。早期水璉、米棧、草鼻地區就有四、五十家民工組成的樟腦油煉造工寮,他們將煉
好的樟腦油全部運至日本人,設在米棧第五鄰的倉庫,民工們生活所需要的全部補給品亦囤積於此,
民工返迴工寮時順便攜回物資,或請挑夫代勞,其中最大宗的物資是白米,這是「米棧」這個地名的另一個說法。

米棧社區位於花蓮縣壽豐鄉靠海岸山脈西側,花一九三縣道38公里至48公里之間,隔著花蓮溪與鳳林大里相望。
位於海岸山脈西側山腰的地理位置,有一覽縱谷風光的優勢。

花蓮*米棧


登山口
花蓮*米棧 

 

花蓮*米棧

從老爸口中得知,以前堂伯父跟堂姑姑他們早期到花蓮開墾時,這個後山還是一片荒蕪之地,
也因此當他們要從花蓮回南投老家探親時,就必須從現在的台11線走這條古道到米棧,
再過米棧大橋到現在的台9線,搭車回西部。真是遙遠的探親之路。

花蓮*米棧

在登山口遇上了這裡的老村長,他跟我們說現在愈來愈多人會來走這條古道,路不難走,
延途的風景也很不錯,小金爸因此興致勃勃的要前往一試呢!
還好,雨神適時的滴了幾滴雨教他打消這個念頭,要不然,都下午四點了,
是打算走到台11線吃晚餐嗎???

花蓮*米棧

這次來的時間過晚,不過,在這裡小金留下了好奇心,保留到下次的到來囉!!!

花蓮*米棧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athy120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